退缩性社会交往行为
2019-03-04 阅读:1310
退缩性社会交往行为介绍编辑词条
社会性退缩又称儿童社交敏感性障碍,指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并达到异常程度。隶属于心理学。
社会退缩的概述
“社会退缩”主要有行为描述和社会测量两种定义类型。从行为描述的角度,“社会退缩”被界定为交往频次低的独处行为;从社会测量的视角,“社会退缩”则被视为低水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视儿)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绝(被拒绝儿)。有学者对这两种界定方法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它们并不相关,社会测量中的被忽视儿和被拒绝儿并不等于社会退缩儿童。之后,人们更多地采用行为描述的方法来界定社会退缩。
如20世纪80年代初,鲁宾(Rubin,1982)把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独自玩,不经常与同伴交往的游戏行为称为“非社交游戏”。后来,鲁宾和爱森道夫(Rubin and Asendorpf,1993)统一使用“社会退缩”概念来指称这一“非社交游戏”行为,并把环境从游戏情境扩大到整个社会情境,将其界定为在社会情境中个体不与其他人交往、游戏,而只是一个人独自打发时间的行为,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泛指社会情境下的独处行为,具有跨时间情境的一致性
社会退缩是泛指社会情境下的独处行为,指在同伴或他人在场的情境下,儿童不参与同伴交往或游戏活动,而且这种行为不是暂时的,具有跨时间情境的—致性,即无论在陌生环境还是熟悉环境均表现出一贯的孤独行为。它与儿童的害羞行为不同,害羞是指陌生社会环境下儿童羞于与人交往,常伴有紧张和焦虑。例如,幼儿只是在公共场合不愿说话,不愿与其他小朋友玩,而在熟悉的环境中还是能与人交往,这种行为就是害羞,但如果儿童在家里、幼儿园、公共场合等所有的社会环境下均不与人交往、游戏,就是社会退缩的表现。 (二)社会退缩是一种内化的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是由情绪障碍导致的社会适应性困难。它与正常行为相比较·,是指那些表现过度、不足或不适当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病理心理学对这一新领域的研究主要关心两种问题行为:“不能控制”(under control)和“过度控制”(over control)。“不能控制”也被称之为“外化困难”,包括攻击、多动、违纪等;“过度控制”也被称之为“内化困难”,包括焦虑、恐惧、抑郁和社会退缩等。可见,儿童的社会退缩属于一种内化的问题行为。过去,人们一直对外化的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多动等研究较多,近年来则开始关注社会退缩等内化问题行为。
(三)社会退缩的结构具有多重维度
儿童社会退缩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孤独行为,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行为现象,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潜在原因。它呈一种多维度结构,反映了儿童的气质、动机等心理特性,并会随着儿童的年龄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换言之,儿童社会退缩有着不同的亚型,每种亚型又有着不同的心理机制。目前国外对儿童社会退缩的研究已达到这种分型研究的水平。
编辑本段
社会退缩的分型
1982年,鲁宾首次将社会退缩区分为“安静孤独”和“活跃孤独”两种亚型,并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1990年,爱森道夫认为不同的社会退缩行为是基于不同的趋避动机,不仅对鲁宾提出的两种亚型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还分离出了第三种亚型――“沉默寡言”。这一亚型也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之后,还有研究者提出了第四种亚型――“悲伤/抑郁”,只是尚未得到其他研究的印证。因此,目前公认的是三种亚型:“安静孤独”“沉默寡言”和“活跃孤独”。
1.安静孤独
“安静孤独”指的是在同伴环境中,儿童独自进行结构游戏和探究活动的行为。这些儿童不喜欢社会活动,喜欢独处,反映了低交往的趋近动机和低交往的回避动机。这种儿童没有社会交往能力的缺陷,有能力参与同伴互动,是比较良性的社会退缩亚型.在儿童早期更是如此。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种行为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显现。安静孤独的行为对男孩和女孩的意义是不同的,对女孩意味着适应,而对男孩则可能意味着不适应,这与社会文化对男女性别角色的不同期望密切相关。
2.沉默寡言
“沉默寡言”表现为跨情境的旁观和无所事事的行为。爱森道夫认为这种行为反映了趋―避动机的冲突――既想参与又怕参与同伴互动,因而会出现矛盾、胆小、拘谨等情绪问题。其根源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抑制性气质。这种气质的儿童在陌生环境中表现为抑制、害羞,不能与他人很好互动;二是负面评价、期望或不利的交往地位(如被拒绝和被忽视的儿童)。这种行为最后可能发展为交往焦虑。
3.活跃孤独
“活跃孤独”表现为频繁的、夸张的独自游戏,包括喧闹、重复和多动的行为以及夸张的戏剧性表演。活跃孤独的儿童喜欢参与同伴互动,交往趋近动机高,回避动机低,但由于常被同伴拒绝而不得不独自活动,反映了冲动和不成熟的行为,其社会能力较差。在儿童早期,“活跃孤独”与同伴拒绝、缺乏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及母亲对儿童冲动行为的负面评价显著相关,与学前儿童外化的问题行为也显著相关。但由于这种行为出现频率较低,因此目前研究尚不充分。
编辑本段
产生原因
儿童的社会性退缩有其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原因,如先天体弱多病,性格内向,早期不良生活经历,电视等传播媒介的负性影响,以及现代社会人际淡漠的榜样作用等。其中,父母与教师的不良教养方式影响最大。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拒绝、限制多,期望要求高,家庭气氛紧张;有的对独生子女过分保护与放纵,满足他们一切(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包办一切生活事务,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依赖性强,独立性与生活自理能力差,不能承受一点点委屈和挫折,不被同伴接受,在人际交往中屡屡失败。许多儿童在家尚能和父母愉快相处,但到学校就表现得过分退缩,各种原因,与教师的惩罚有关。
编辑本段
干预及治疗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有不少研究试图通过干预来改善退缩儿童的状况。干预的对策主要包括:社会技能训练,以提高儿童的互动能力,将退缩儿童与社会交往能力较好的儿童配对,由后者向前者提供榜样;让退缩儿童参与学校各类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提高其互动动机;安排乐群和社会能力高的儿童主动发起与退缩儿童的互动等。这些干预主要以社会学习理论为依据,目的是通过培养互动的技能,积累互动的经验,以激发互动动机来提高社会退缩儿童的互动频率,改善退缩的状况。但事实上,对社会退缩儿童来说,只训练社会技能是不充分的,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社会退缩的孩子知道他们该怎么做,但从认识转变为行动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退缩儿童如果不能控制社会畏惧和焦虑的情绪,主动交往对他们来说是极其困难的。因此,这些早期干预研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现在的基本认识是,社会退缩行为在学龄前已经相当稳定,所以,预防和干预应该越早越好。于预不仅要聚焦于训练社会技能,而且要调节情绪;不仅要让熟悉和非熟悉的同伴参与,而且要让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介入。鲁宾预言,这个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在今后50年内将会硕果累累。
对退缩儿的教育矫治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首先要满足退缩儿的心理需要,不仅要顾及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给孩子以爱心与信任。父母和教师对刚入校的孩子应富有爱心,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注意满足他们的安全感和自尊心等需要,多用表扬的方法,说话亲切和蔼,对性格内向的儿童,要耐心鼓励,批评要慎重,使他们感到学校如同家里,自在而愉快。同时,要努力创设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利用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帮助退缩儿建立自信心,培养独立性。比如,鼓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做坏不责备,经得起失败与挫折,做个勇敢的孩子,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要利用游戏,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相互自我介绍,进行一定的角色对话,师生一起来跳团结舞,相互学习礼貌用语,及时肯定退缩儿的每一点进步。退缩儿的教育矫治是否取得成效,有赖于父母与教师的紧密合作。对那些因精神、神经疾病导致行为退缩的儿童,父母与教师要达成共识,尽早送其到专科医院进一步诊治。
编辑本段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有必要对学前儿童的各种社会退缩亚型的特点与成因进行更细致的探查
从社会性游戏的发展而言,学前儿童需要经历独自游戏——旁观游戏——集体游戏的发展过程。因此,在确定学前儿童是否表现出社会退缩时,必须充分考虑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同样是长时间的孤独游戏,在6岁是社会退缩,在3岁则可能是正常行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都把3—6岁视为一个同质阶段,这就可能混淆了社会退缩和正常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学前儿童的各种社会退缩亚型的特点和成因进行更细致的探查。
(二)应进一步研究不同亚型的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在探讨社会退缩的不同亚型时,应该考虑性别维度。这方面虽已有一些研究发现,但很不充分,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探讨不同的亚型对男女儿童具有的不同意义,以及不同亚型在男女儿童中所经历的不同发展过程。另外,这些研究的样本基本来自欧美国家,由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还有必要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退缩表现的差异。
(三)需要进一步研究社会退缩的亚型
目前已有三种社会退缩的亚型得到公认,但这并不是最后的结论。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重新探索社会退缩的不同亚型,同时考虑每个亚型内部的不同质性,进行更细致的分型。进一步揭示不同亚型的内在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干预应该融合于课程和教学
以往的干预研究由于只是针对社会退缩行为本身,没有从儿童成长的环境去认识,干预和教育是分离的,因此,即使儿童在干预计划中取得了进步,如果生态环境不变,当他们回到原来的生态环境中就很容易故态复萌,依旧表现出社会退缩。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应该研究和制定具有生态效度的、能够为教师所掌握的、融合于课程和教学的干预方案,力图达到标本兼治,将改善情境和提高交往能力相结合,实现预防和干预的统一。